• 首页
  • 政策法规
    上级文件
    中心发文
  • 中心介绍
    整体情况
    中心职责
    人员分工
    工作制度
  • 教育培训
    专题培训
    继续教育ABC证
    阳光行动
    精品课
    教师技能大赛
  • 学术交流
  • 杂志期刊
  • 主题活动
    525心理健康月
    心理委员
    心理社团
  • 科研项目
  • 委托任务
  • 成果展示
  • 心理热线
  • 首页
  • 政策法规
    上级文件
    中心发文
  • 中心介绍
    整体情况
    中心职责
    人员分工
    工作制度
  • 教育培训
    专题培训
    继续教育ABC证
    阳光行动
    精品课
    教师技能大赛
  • 学术交流
  • 杂志期刊
  • 主题活动
    525心理健康月
    心理委员
    心理社团
  • 科研项目
  • 委托任务
  • 成果展示
  • 心理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学普及

     赋能孩子的五大“心”动力,从容迎接新学期

    2025-09-08 17:06  

    津门秋意渐浓,悠长假期悄然步入尾声,孩子们的新学期即将启航!从“假期自由模式”转换至“学习奋进频道”,对孩子而言,并非一键切换的易事。家长们如何化身智慧“调频师”,为孩子注入从容开学的澎湃“心动力”?这份融合心理学智慧的“开学能量包”,请查收!

    一、信任如锚:构筑家庭“安全港”,给孩子探索世界的底气

    家庭是孩子闯荡世界最坚实的后盾。心理学中的“安全型依恋”理论告诉我们:童年时期建立的深厚信任感,是孩子一生适应力的基础。开学前请家长每天预留15分钟“黄金对话时间”,放下手机、放下评判、专注倾听,可以试着问孩子:“如果给新学期选一个关键词,会是什么?”或者“如果学习上遇到挑战,你希望爸爸妈妈怎样支持你?”用开放式的提问代替催促与命令,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当孩子流露出担忧或焦虑的情绪时,请先共情,再解决,避免立即评判或否定,您可以说:“这听起来确实有些挑战,让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来应对它?”请相信被稳稳托住的孩子,如同手握“成长通行证”,敢于向未知的知识海洋和人际新天地迈出坚定步伐。

    二、创新如翼:点燃好奇引擎,让学习成为趣味探险

    如何让孩子顺利“转频”,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关键在于将焦点从“分数结果”转向“探索过程”。这正是斯坦福大学德韦克教授提出的“成长型思维”的精髓——让孩子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挑战是成长的机遇,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我们家长可以在家中开辟“创意孵化角”,用便利贴捕捉孩子每一次主动的探索:“哇!用乐高模拟细胞分裂,太有想法了!”“发现古诗里的月亮有12种雅称,真是考据小达人!”这些具体反馈比笼统的“真聪明”更能点燃孩子持久内驱力。您们还可以尝试策划“开学预热小活动”,把知识“藏”进生活:用烘焙理解化学变化,或用旅行地图解锁地理知识。当知识与生活相融,学习就是解锁世界的奇妙钥匙。当知识充满乐趣,“转频”自然水到渠成。

    三、多元如虹:绘制天赋星图,让每颗星星都闪耀独特光芒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拥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图谱。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观察等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优势。开学前期,是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的黄金窗口。我们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绘制“家庭天赋星图”,将不同智能类型作为星座,用心标注孩子的闪光时刻:“你设计的机器人方案思路超清晰!”“你安慰朋友时的话语总是特别暖心!”具体化的肯定让孩子真正“被看见”。家长和孩子也可以结合假期见闻或兴趣点,创设“家庭万花筒”:若痴迷敦煌,可临摹九色鹿并探讨丝路传奇;若热爱足球,便研究各国战术制作趣味手册。让家成为支持个性成长的“多元宇宙”,孩子便能在新学期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自信地闪耀独特光芒。

    四、对话如桥:建立协商机制,让规则成为合作起点

    开学前后的作息调整、电子设备管理等,常常成为亲子摩擦“导火索”。如何化解这些潜在冲突?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提供了宝贵的路径。开学前一周,是共商家庭规则的最佳时机。当我们发现孩子熬夜玩游戏时,可以尝试这样说:“我注意到你这几天晚上快11点还在看手机(观察),我有些担心这会影响你开学后的精神状态(感受)。我们都希望你能精力充沛地迎接新学期(需要),要不要一起商量一下怎么安排游戏时间和睡眠更合理?(请求)”这种基于事实、表达关切、指向共同目标的沟通方式,能够化对抗为合作。家长们也可以召开一次“家庭开学筹备会”,赋予孩子平等的“议事权”,共同决策作息表、电子设备使用公约、课外活动安排等事项。当孩子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规则共建者”,便会主动为新学期担责——被尊重的孩子,更乐于合作同行!

    五、韧性如松:锻造抗压“盾牌”,笑对波动赢取成长勋章

    面对开学带来的未知与变化,孩子心中难免泛起涟漪。别担心!心理学中的“压力接种理论”指出,适度的挑战预演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免疫力和应对能力。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创“开学挑战应对剧场”,模拟可能遇到的情境:开学首日找不到教室、遇到陌生的新同学、学业遇到困难等。重点演练“情绪管理三步法”:先深呼吸平静(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再理清情况明确需求,最后主动寻求信任者的支持(老师/家长/好友)。同时,您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心理能量急救包”:放入鼓励卡、重要支持者联系清单等。告诉孩子,当感到紧张或沮丧时,可以随时启用这个“锦囊”。家庭的预演就是在孩子心中筑起“心理缓冲带”,让他们明白波动是成长的一部分,且自己已手握应对工具,能够从容拥抱新学期。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最好的开学准备,不是一份完美无缺的计划表,而是帮助孩子成长为独具韧性与智慧的“生命掌舵者”——

    以“信任”锚定心灵,赋予探索未知的无畏勇气;

    以“创新”点燃火花,驱动拥抱知识的星辰大海;

    以“多元”点亮独特,助力自信绽放光芒;

    以“对话”凝聚共识,让孩子掌握成长舵盘;

    以“韧性”锻造盾牌,笑对风雨护航成长。

    这个秋天,让我们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心理能量站”,备好理解与信任的行囊。孩子所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是拥抱世界的底气与从容!开学在即,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的“能量守护者”:用理解架桥,用信任托举,用智慧护航。蓄满“心”能量,陪伴孩子自信扬帆,迎接属于他们的灿烂朝阳!

    本文作者:

    辛长燕,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东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天津市阳光心理热线志愿咨询师,天津市第二届最美护心志愿者。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