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天津市教委等十六部门印发的《天津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提升我市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近日,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天津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绘画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全市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各中小学、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负责人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近300人参加。培训由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刘珺副教授主讲。

刘珺副教授基于对书画艺术与心理疗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深入浅出讲解了书画治疗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以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融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理念,强调“以美润心”,系统讲解了书画疗愈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帮助老师们了解书画治疗的研究范式、运用途径;通过现场互动,鼓励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下午,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邂逅未知的自己”“鼓声减压·乐动心弦”“艺术疗愈·绘心之旅”等三场体验工作坊。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理论与实操并重,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强,有助于系统梳理绘画治疗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市心理中心今后在市教育两委的指导下,落实“全面发展、健康第一”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我市高校心理健康育人资源,强化大中小一体化联动,积极为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搭建协同发展和沟通交流平台;深入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技能,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助推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